公司资讯
郭田勇:独立科学的第三方评级是银行理财产品投资者的玉尺
时间:2022-08-16 17:40:36 | 来源:济安金信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

 

正文

 

在资管新规的大框架下,作为资管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理财业务迎来合规整改、净值化转型的浪潮;银行系理财子公司持续扩容;保本保息的银行理财产品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就银行机构而言,产品线不断丰富,品种逐步完善,涵盖现金管理产品、混合股债产品、权益类产品等,基本满足了客户从低风险到高风险、从被动投资到主动管理的多元化投资需求。在此背景下,设计统一的银行理财产品评价体系具有现实意义。”在近期由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举办的“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评级研讨会”上,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这样表示。

 

针对目前各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密集“拓荒”高收益产品的现象,郭田勇认为,随着银行理财打破刚兑,理财产品也在逐渐针对中低风险、中等风险、偏高风险的客户分层分类,未来可能会去尝试满足各类投资者的资产配置需求。是否布局高收益理财产品,与每家银行的风险偏好有关,也与客户的风险偏好、公司产品规划有关。但从目前来看,不论什么银行,含较高比例权益类资产的理财都是很少一部分,而且单个理财产品里面的权益比例一般也比较低,银行的客户主要还是集中在“固收+”等稳健类、中低风险的理财品种上。

 

郭田勇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截至2021年底,持有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中,风险偏好为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数量最多,占比为34.89%。与2020年同期相比,风险偏好为一级(保守型)和二级(稳健型)的投资者数量占比均有所增加,分别增加3.08个和2.59个百分点。可以看出,理财产品受众群体更偏好风险较低的产品类型。

 

“未来投资者也需要改变银行理财保本稳赚的观念,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审慎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银行理财产品一度出现的“破净潮”就为广大投资者上了深刻的一课。随着银行理财子公司发展,理财产品估值方式也在改变,接下来特别是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投资权益类资产比重会上升,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波动的情况可能会更多,幅度可能会更大。所以投资者要充分考量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平衡好风险与收益,理性选择适合自己风险偏好投资能力的理财产品。”郭田勇提醒道。

 

郭田勇认为,过去我国银行理财配置方式,一方面借助滚动发行的资金池模式以实现刚性兑付,另一方面投向高比例的非标资产以期实现‘高收益、低风险’的风险收益特征。在资管新规要求下,资金池业务的全面禁止,彻底打破了刚性兑付,非标资产投资的诸多限制,也将使理财产品面临收益率下滑与规模收缩的困境。是该向风险要收益?还是用收益换安全?这个问题其实目前在部分银行资管部门也产生了不少争议。

 

郭田勇表示,作为基金业协会批准的7家持牌基金评价机构之一、中国证监会基金部综合监管系统(Fund and Institutions Regulatory and Surveillance Task)11年服务商,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10余年如一日以基金业吹哨人为己任,在基金评级机构中始终独树一帜旗帜鲜明地反对“风格漂移”,坚守“公平交易”、“规模适度性”等评级底线等主义伸张。作为市场上规范化、透明化程度最高的净值型资管产品,公募基金的评级方法对于净值化转型后的银行理财产品的评价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因此,济安金信参照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评价方法设计了银行理财产品及管理人评级方案。在对理财产品进行评级时,济安金信坚持在科学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类内评级,采取同类产品分层、归并、综合的等级评价体系。银行理财产品作为是各类资金间接参与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不同类型的产品有不同的定位和特点,因此济安评级分别从盈利能力、抗风险能力、业绩稳定性、择时能力、宏观审慎评级等方面,对银行理财产品及产品管理人进行综合评价。

 

“一份设计了统一标准、独立客观的第三方评级结果可以更加科学地为银行理财产品的布局提供重要参考。”郭田勇说。

 

 

本站郑重声明: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2008 北京济安金信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
京ICP备12044478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723号